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市级预决算及“三公”经费

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昆明市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 昆明市财政局   2021-02-10 16:44   字号: [        ]

2021年昆明市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目录


第一部分 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昆明市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第二部分 昆明市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

表一、2021年昆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表二、2021年昆明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表三、2021年昆明市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表四、2021年昆明市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表五、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表

表六、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表

表七、2021年昆明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预算经济分类表(基本支出)

表八、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市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表九、2021年昆明市分地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

表十、2021年昆明市市级“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

表十一、2021年昆明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表十二、2021年昆明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表十三、2021年昆明市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表十四、2021年昆明市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表十五、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表

表十六、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表十七、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表(市对下转移支付项目)

表十八、2021年昆明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表十九、2021年昆明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表二十、2021年昆明市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表二十一、2021年昆明市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表二十二、2021年昆明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情况表

表二十三、2021年昆明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情况表

表二十四、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地区)

表二十五、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分项目)表二十六、2021年昆明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表二十七、2021年昆明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表二十八、2021年昆明市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表二十九、2021年昆明市市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表三十、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情况表

表三十一、2021年昆明市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表

表三十二、昆明市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预算情况表

表三十三、昆明市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表三十四、昆明市市级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表三十五、昆明市市本级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表三十六、昆明市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表三十七、昆明市市级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表三十八、昆明市市本级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表三十九、昆明市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

表四十、昆明市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前下达情况表

表四十一、昆明市2021年年初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表

表四十二、2021年市本级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表

表四十三、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


监督索引号53010003000010000


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文件(六)

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昆明市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21年2月2日在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昆明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昆明市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十四届人大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严重冲击宏观经济环境,财政收支形势异常严峻。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迎难而上,担当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较好完成了全年预算收支目标,地方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2020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0.5亿元,完成预算(下同)的100.7%,较上年决算数增长(下同)3.2%,加上级补助、调入资金、债务转贷等591亿元,收入合计1241.5亿元。支出875.1亿元,完成103.5%,增长6.6%,加上解上级、地方政府债券还本等366.4亿元,支出合计1241.5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7.6亿元,完成100.4%,增长2.9%,加上级补助、下级上解等608.2亿元,收入合计925.8亿元。支出318亿元,完成104.3%,增长9%,加上解上级、债务还本等607.8亿元,支出合计925.8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7亿元,完成100.3%,增长2.8%,加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624.4亿元,收入合计824.1亿元。支出220.2亿元,完成103.1%,增长12.4%,加上解上级、债务转贷等603.9亿元,支出合计824.1亿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37.1亿元,完成76.2%,下降22.9%,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604亿元,收入合计1341.1亿元。支出903.7亿元,完成83.3%,下降3.7%,加专项债务还本、结转下年等437.4亿元,支出合计1341.1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96.4亿元,完成66.8%,下降28.7%,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585.3亿元,收入合计1181.7亿元。支出674.4亿元,完成61.8%,下降10.3%,加专项债务还本、专项债务转贷等507.3亿元,支出合计1181.7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94.1亿元,完成66.3%,下降32.1%,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562.3亿元,收入合计1056.4亿元。支出584.5亿元,完成63.6%,下降4.9%,加专项债务还本、专项债务转贷等471.9亿元,支出合计1056.4亿元。收支平衡。

政府性基金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当年土地成交量下降,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相应减少土地成本等支出。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亿元,完成176.9%,增长32.4%,加上级补助0.1亿元,收入合计1.5亿元。支出0.8亿元,完成151.5%,下降59.8%,加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等0.7亿元,支出合计1.5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5亿元,完成101.9%,下降38%,加上级补助0.1亿元,收入合计0.6亿元。支出0.3亿元,完成92%,下降48.9%,加补助下级、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等0.3亿元,支出合计0.6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2亿元,完成100%,下降20.5%,加上级补助0.1亿元,收入合计0.3亿元。支出0.1亿元,完成79.7%,下降40.4%,加补助下级、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等0.2亿元,支出合计0.3亿元。收支平衡。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晋宁区等县区企业上交利润增加和经开区等开发区及市本级企业上交利润减少因素叠加,收入净增;省级“三供一业”补助政策到期,转移支付补助减少,相应支出减少。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536.2亿元,完成116.5%,增长48.5%。支出505.3亿元,完成150.9%,增长69.4%。收支相抵,当年结余30.9亿元,加上年滚存结余451.3亿元,年末结余482.2亿元。

昆明市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市级及以上统筹,不单列市级和市本级预算。

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变动的主要原因是: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社保基金定期存款集中到期结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等增收因素,以及落实社保费减免缓政策的减收因素相叠加,收入净增加。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职业技能提升等支持力度,支出增加。

5.市级其他地区预算执行情况

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亿元,完成100.1%,增长2.6%;支出15.6亿元,完成113.8%,下降13.5%。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8亿元,完成93.2%,下降45.4%;支出3.1亿元,完成55.1%,下降75.4%。

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3亿元,完成100.7%,增长3.2%;支出32.6亿元,完成106.4%,增长4.8%。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1亿元,完成182.4%,增长136%;支出30.8亿元,完成209.8%,增长185.3%。

滇池度假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亿元,完成100%,增长2.5%;支出14亿元,完成101.4%,下降1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5亿元,完成136.9%,增长52.8%;支出18.7亿元,完成135%,下降33.5%。

阳宗海风景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亿元,完成103.4%,增长5.9%;支出8亿元,完成110.3%,增长9.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5亿元,完成104.1%,增长116.1%;支出7.8亿元,完成104.8%,增长1.9%。

滇中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亿元,完成100.1%,增长2.6%;支出15.8亿元,完成117.9%,增长21.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6亿元,完成39.6%,下降38.6%;支出21.1亿元,完成21.5%,下降70.3%。

空港经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亿元,完成100.7%,增长3.2%;支出11.8亿元,完成109.4%,增长23.4%。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8亿元,完成52.7%,下降54.2%;支出8.4亿元,完成255.5%,增长21.3%。

6.其他报告事项

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全市政府债务年末余额2124.6亿元,低于限额456.2亿元,其中:市级政府债务余额1562.3亿元,低于限额335.4亿元;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183.3亿元,低于限额224.7亿元。各级政府债务余额均控制在法定限额内。

市本级预备费使用情况。市本级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3.6亿元,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使用3.6亿元,主要用于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等项目。

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动用补充情况。年初预算动用22.7亿元,预算调整追加动用4.5亿元,共计动用27.2亿元;年末一般公共预算超收部分及政府性基金结转超过当年收入30%部分等补充36.5亿元。

预算调整情况。经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和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从764.9亿元调增为778.2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从1046.1亿元调增为1266.8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从386亿元调增为460.4亿元,支出从317.6亿元调增为334.8亿元。

“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全市“三公”经费预算2.8亿元,较上年下降4%;支出2亿元,较上年下降7%。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详见《昆明市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均为快报数。待省财政厅批复我市2020年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财政政策执行和重点工作情况

1.全力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启动疫情保障应急机制,统筹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0.8亿元,保障重点区域监测筛查和防控资源下沉基层,确保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疫情防控人员补助、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防控物资设备经费需求。优化资金分配测算方式,加强基层库款应急调度保障,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开通资金拨付、医疗和社会保障、政府采购三条“绿色通道”,细化实施办法和措施,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财税支持政策。

2.全力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和省市应对疫情稳增长政策措施,给予企业财政贴息、保供补贴、贷款融资、减免房租等支持。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减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4.9亿元,安排1亿元发放消费券,为115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提供贷款贴息3亿元,下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1.5亿元,助力企业纾困发展。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中小微企业获得订单占全市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75%。全市税收自3月份后持续恢复,全年完成515.4亿元,增长1.2%,占一般公共预算的79.2%。

3.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坚持底线思维,开好规范融资“前门”,严堵违规举债“后门”,发行再融资债券162.7亿元,有效缓释债务到期风险;争取新增政府债券185.7亿元,有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压实化债主体责任,严格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和偿债计划管理,持续巩固政府债务化解成果。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全市统筹投入脱贫攻坚资金82.1亿元,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着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农村饮水安全和产业扶贫项目等,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投入生态环保资金35.2亿元,重点支持牛栏江补水、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阳宗海保护治理等。支持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垃圾分类等。

4.积极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产业支持投入,转变投入方式。统筹投入38.4亿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产业链固链行动,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注入资本金26.2亿元,支持做大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培育细胞产业、生物医药、信息产业、新材料、数字经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统筹投入5.8亿元,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支持外贸、内贸稳增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统筹财力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高质量发展。统筹投入5.8亿元,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围绕区域性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支持实施高企培育计划,积极支持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等建设,保障院士专家来昆建设工作站,助推金砖国家技术转移平台、南亚东南亚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建设。统筹保障“春城计划”等人才培引机制,支持建设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统筹投入1.1亿元支持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创建成果。

5.积极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

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财政资金稳预期促投资作用,市本级投入项目前期工作经费4.6亿元、土地储备资金70亿元、基本建设资金17亿元、“五网”专项资金47.3亿元,引导和扩大有效投资;积极争取抗疫特别国债17.9亿元,中央特殊转移支付10.6亿元;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申报入库项目14个,总投资378亿元;有力保障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城市轨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市本级统筹投入10亿元以奖代补资金,支持重要节点灯光亮化和62条城市道路市容环境整治;投入4.3亿元支持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投入3.1亿元支持主城区集贸市场改扩建、公共排水设施维护运行、道路绿化管养、城市公厕建设、文化街区保护、公园免费开放等,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投入16.2亿元支持城市公交、轨道运营;投入3.9亿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城镇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下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1.1亿元,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农林水事业加快发展。坚持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全市农林水支出较上年增长8.9%,市本级统筹投入农林水资金39.7亿元,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支持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厕所革命”实施;落实“一县一业”、“绿色食品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扶持政策,支持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和林业生态建设,支持推进水源工程建设、城市防汛排涝工程实施和农村饮水安全达标。投入1.3亿元支持实施418户新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和7357户农房抗震改造。支持基层保运转。强化组织协调,健全监控体系,即收即下上级直达资金118.6亿元;市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11.7亿元,较上年增长11%,高于全市支出增幅4.4个百分点;加强县级“三保”预算审核和运行监测,强化库款调度保障,履行市级帮助责任,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促进区域财力均衡协调。

6.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全市民生支出63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7%。市本级统筹投入4.3亿元,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安排3.5亿元支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惠及企业2.3万户,稳定就业岗位77.8万个。统筹投入49.6亿元,支持健康昆明建设。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提标政策,人均补助标准从69元提高至74元;加大医疗保险基金财政补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均补助标准从563元提高到612元;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和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双提升工程、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保障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能力提升、疫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完善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保障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需求。统筹投入64亿元,支持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支持实施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稳步推进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提高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发放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和救助金;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市级补助、困境儿童生活补助标准,全市2.8万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关爱保护;支持兴办社会养老机构;支持“双拥”模范城市创建,全面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政策。统筹投入33.1亿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生均经费保障和学生国家资助等政策;支持“一村一幼”乡镇公办和村级幼儿园建设,奖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45所;支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为全市13.6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33.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支持普通高中普及攻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昆明学院转型发展;支持“三名”工程深入推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统筹投入10.5亿元,支持文体旅游事业发展。支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年人均标准从17元提升至20元;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文艺精品创作。支持全民健身、品牌赛事、“15分钟体育健身圈”、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等。争取省级“旅游革命”奖励资金2亿元,重点支持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实施,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投入35.9亿元,支持加强市域社会治理。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昆明建设、食品安全“六大放心工程”、质量强市、优化营商环境等,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支持“两新”组织、村级活动场所改善等。

7.持续提升现代财政治理能力

积极深化财政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市本级预算绩效事前评估全覆盖。稳步推进教育、科技、交通、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推广“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上线“政采云电子卖场”。推进预算单位账户电子化改革。加大“阳光云财一网通”运用推广,积极推行涉及市场主体项目资金网上公开办理,全市注册企业达3509家,总申报项目数4389个。切实强化财政管理。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完善预决算公开考核机制,进一步规范全市预决算公开检查标准。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对市本级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全面监控。开展疫情防控、直达资金、扶贫资金等专项检查。积极配合巡视巡察、审计、督查检查和问题整改。主动接受人大法定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61件、政协提案49件。法治财政、阳光财政建设持续推进,财政治理效能不断提高。

(三)“十三五”期间财政工作回顾

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市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全市财政部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定不移服务保障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较好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财政收入量质稳步提升。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502.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50.5亿元,年均增长5.3%。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幅5.2%,税收占比77.2%,收入质量连续4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2967亿元,是“十二五”的1.4倍,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5年的615.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75.1亿元,年均增长7.3%。“三公”经费支出累计下降54.6%。全市民生支出累计2895亿元,支出占比保持在72%以上。全市统筹投入脱贫攻坚资金累计431.7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3917亿元,是“十二五”的1.4倍,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与市域治理相适应的预算制度主体框架基本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市对下财政管理体制,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规范,市对下转移支付较“十二五”增加65.3%,财政统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改革任务稳步多点推进。深化会计制度改革,规范内部控制,《政府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全面贯彻实施。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支持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双创基金等,财政投入方式不断优化。2020年,我市财政管理工作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

——财政运行风险防控有力。进一步健全风险管控体系,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采取坚决有力措施推进重点任务落实,政府债务风险指标持续向好。累计争取置换债券1242.8亿元、再融资债券335.6亿元,政府债务期限结构更加优化,平均利率从7.5%降低到4%以内,年均节约债务利息超过40亿元;累计偿还政府债务426亿元,依法举借新增政府债务447.2亿元,全市政府债务余额分年度、分级次、分地区控制在人大批准的限额以内。切实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累计下达县级财力性补助资金595.4亿元,县级“三保”保障到位,基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财政运行更加规范透明。积极配合市人大开展预算联网监督,实现预决算和执行信息共享。完善全口径国有资产报告体系,落实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全覆盖,办理财政资金支付业务平均时间缩短70%以上,市本级国库直接支付资金从2015年的15亿元到2020年的178亿元,增长11.8倍。财政信息公开时效和质量不断提高,财政透明度不断增强。

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回顾过去五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产业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财源税源结构不合理,部分县区财政运行困难;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任务艰巨;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稳妥地逐步解决。

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1年是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财政部门将切实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服务保障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开启新征程。2021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积极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化解,以高质量可持续财政服务保障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2021年收支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3.3亿元,较上年快报数(下同)增长3.5%,加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497.9亿元,收入合计1171.2亿元。支出905.7亿元,增长3.5%,加上解上级、一般债务还本等265.5亿元,支出合计1171.2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6亿元,增长3.5%,加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等561亿元,收入合计889.6亿元。支出332.4亿元,增长4.5%,加上解上级、补助下级等557.2亿元,支出合计889.6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7亿元,增长3.5%,加上级补助、下级上解等584亿元,收入合计790.7亿元。支出227.9亿元,增长3.5%,加上解上级、补助下级等562.8亿元,支出合计790.7亿元。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27.3亿元,下降1.3%,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385.4亿元,收入合计1112.7亿元。支出866亿元,下降4.2%,加调出资金、专项债务还本等246.7亿元,支出合计1112.7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35亿元,增长6.5%,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352.3亿元,收入合计987.3亿元。支出708.3亿元,增长5%,加转移性支出、专项债务还本等279亿元,支出合计987.3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00亿元,增长1.2%,加上年结转、专项债务转贷等315.2亿元,收入合计815.2亿元。支出572.5亿元,下降2%,加转移性支出、专项债务还本等242.7亿元,支出合计815.2亿元。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8亿元,增长104.7%,加上年结转、上级补助等0.2亿元,收入合计3亿元。支出2亿元,增长148.4%,加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1亿元,支出合计3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336.5%,加上级补助等0.1亿元,收入合计2.3亿元。支出1.4亿元,增长372.8%,加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转移性支出等0.9亿元,支出合计2.3亿元。收支平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471.2%,加上级补助等0.1亿元,收入合计1.3亿元。支出0.8亿元,增长642.7%,加向一般公共预算调出资金、转移性支出等0.5亿元,支出合计1.3亿元。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合计539.8亿元,增长0.7%。支出合计521.5亿元,增长3.2%。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8.3亿元,加上年滚存结余482.2亿元,年末结余500.5亿元。

5.市级其他地区2021年预算草案

高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亿元,增长3.5%;支出15亿元,下降3.7%。政府性基金收入8.4亿元,增长22.7%;支出8亿元,增长153.8%。

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亿元,增长3.5%;支出38.1亿元,增长16.9%。政府性基金收入21.9亿元,下降16.2%;支出33.1亿元,增长7.7%。

滇池度假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亿元,增长3.5%;支出14.5亿元,增长3.5%。政府性基金收入24.3亿元,增长25.1%;支出31.5亿元,增长68.3%。

阳宗海风景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3.5%;支出8.1亿元,增长1.3%。政府性基金收入11.9亿元,增长39.1%;支出9.7亿元,增长24.5%。

滇中新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亿元,增长3%;支出19.1亿元,增长20.7%。政府性基金收入65.7亿元,增长66%;支出49.5亿元,增长135%。

空港经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亿元,增长3.5%;支出9.7亿元,下降18.4%。政府性基金收入2.8亿元,增长56.7%;支出3.9亿元,下降53.5%。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和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预算草案前,市财政已将上年结转的支出以及必须的基本支出提前下达各部门,以保障市本级正常运转。同时,市对下转移支付按上年执行数一定比例提前下达。

(二)2021年市本级财政主要支出政策及重点安排

1.聚焦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继续做好“六稳”、“六保”。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增强民生政策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实施好“财园助企贷”等政策,健全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各项财税政策,加大稳就业支持力度;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供应链产业链稳定;落实资金直达机制,加大市对下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支持困难地区兜牢“三保”底线。

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安排12.6亿元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汽车、园区发展等。优化财政投入方式,支持扩大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规模。支持打好世界一流“三张牌”,稳固壮大支柱产业,积极扶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支持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冷链物流等服务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

助推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安排2.3亿元科技创新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科学技术普及、技术改造及创新平台建设等。逐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撑。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继续采用后补助方式跟进企业研发投入,强化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积极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安排2.8亿元商贸服务资金,支持内外贸发展、流通领域供应链体系试点等,积极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落实自贸区昆明片区补助和支持政策,积极争取省级资金和专项债券,支持自贸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升级、贸易发展等。继续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建设,支持办好会展活动和外事交流,增强开放发展新动能。

2.聚焦城乡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持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安排36.7亿元“五网”综合交通等重大建设项目资金和22.6亿元重点公共基本建设项目资金。发挥政府性投资的引导作用,合理运用PPP模式,有效撬动民间投资。统筹安排3亿元以上前期工作经费,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储备,积极争取新发专项债券额度,加快债券资金发行使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支持城乡功能品质提升。安排32.4亿元城乡建设管理资金,支持轨道交通运营、城乡公交、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等,持续优化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服务能力。加强市容市貌改造升级、国土空间规划及管理等资金保障,支持优化市域规划布局,建设“春城花都”。支持高水平办好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和国际友城大会。

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安排8.9亿元农业农村发展资金,保持财政投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力度,继续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农村“厕所革命”、“一县一业”等项目实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产业发展。支持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农村供水安全。

支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安排20.2亿元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支持滇池等高原湖泊治理、牛栏江滇池补水购水、污水处理及提标补助等,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支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型,支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3.聚焦民生福祉,促进共享发展

推进健康昆明建设。安排8.6亿元医疗卫生健康资金,支持城乡居民医保补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人才培养等。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资金保障政策,确保防控物资储备充足、及时到位。支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治救治体系,提升应对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安排10.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支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帮扶。继续支持全民参保扩面计划,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待遇,加强社保基金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平稳、可持续。全面落实困难群众财政补助政策,积极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

促进教育文体事业发展。安排5.3亿元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补短板、职业教育等,继续落实乡村教师奖励政策,支持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安排1.3亿元文旅体育重点项目资金,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

促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安排10.1亿元社会综合治理资金,支持扫黑除恶、禁毒、反恐及社会治安防控等,保障安全生产、民族团结、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资金投入,推进平安昆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社会和谐稳定。支持营商环境改善、智慧交通、集贸市场规范化建设等。支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促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4.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风险,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着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安排38.5亿元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依法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强化违法违规融资举债监管和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监测,严守债务风险底线。严格偿债计划管理,抓实存量债务化解。积极统筹土地出让收入、盘活各类资产资源,拓宽偿债资金来源,持续降低政府债务风险。

着力支持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安排12.9亿元市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落实2亿元滇中新区综合财力补助,促进市区融合、协调发展。完善市对下转移支付机制,财力向县级和困难地区倾斜,激励各地培育壮大财源,提升县级财力保障水平。强化基层“三保”预算审核、风险监测,督促县级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应保尽保、严控提标扩围,确保机构正常运转和基本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加强财力统筹,加强库款动态监控,及时调度资金,确保不发生财政系统性风险。

三、确保完成2021年预算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持续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财政统筹保障能力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紧扣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任务,不断提升财政服务保障能力。一是加强收入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减税降费和稳增长政策措施,加强财税协同和财源建设,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专项债券额度支持,拓宽收入来源。二是强化支出管理。加强财政经济运行分析监测,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压减非急需非刚性非重点支出,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严控预算调剂追加,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加快执行进度,尽早发挥财政资金效益。三是强化资源统筹。加强综合预算管理,加大资金资源统筹,加大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力度,提升财政支出综合效能;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加强国有资本收益征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资产,及时收回结余结转资金,健全存量资金和预算安排挂钩机制。

(二)持续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现代财政治理能力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立适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制度。一是持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加大部门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审核,强化过程监控与事后评价,强化信息公开,加强结果运用,构建预算与绩效一体化管理体系。二是稳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研究出台生态环境、公共文化、自然资源、应急救援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共同财政事权分类转移支付改革,加大专项转移支付与其他财政资金的统筹安排力度,推动形成合理授权、依法规范、运转高效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格局。三是纵深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增强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编制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强化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预算安排的有机结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持续规范财政运行,提高依法理财水平

深入贯彻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权力监督,加快推进法治财政建设。一是加强财政运行管理。全面规范财政暂付款管理,加强追缴清收,严控新增规模,降低累计余额。加强库款运行动态监控,健全完善国库资金调度与库款规模和预算执行挂钩机制。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二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强化政府采购、会计领域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制度,促进预算管理科学精准。继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三是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认真贯彻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自觉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认真落实有关预算、决算决议,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持续改进预决算报告和草案编报工作。积极配合推进预算联网监督,主动回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关切。积极配合审计监督,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起点,做好202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砥砺前行,为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名 词 解 释

1.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重要组成。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应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目前,社会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管理,全市实行统一政策和收支管理,不再细分市级、市本级的预算统计口径。

5.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或清理整合结余资金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

6.预备费:是指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的、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各级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提出,报本级政府决定。

7.全市、市级和市本级:全市包括市级和14个县(市)区。市级包括市本级、高新、度假、经开、阳宗海、滇中新区本级和空港经济区。

8.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财政事权是一级政府应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和职责,支出责任是政府履行财政事权的支出义务和保障。

9.预决算公开:是指经本级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作相应说明;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作相应说明。

10.直达机制: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中央财政建立了直达机制,确保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等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11.政府债券: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发行并办理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政府债券。


监督索引号53010003000010111

昆明市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地方财政预算2021020909440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