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昆明市农业局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对昆明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34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 昆明市人民政府   2018-07-17 16:02   字号: [        ]

A

昆明市农业局

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对昆明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

第132348号提案的答复

钱树森委员:

您在昆明市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加快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培育昆明经济新动力的建议》,已交由市农业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市农业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局的中心工作,实事求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为目的,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加大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力度,努力开创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局面。2017年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16.9万亩,产值20.09亿元,中药材农业产值同比增长54.6%,重点加工企业产值200.7亿元,同比增长20.6%

(一)药用植物资源丰富

昆明市地处云南省滇中地区,具有热带、温带、寒带和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立体气候明显,年温差小、日照差大,干湿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宜于各种动植物生长,中药材资源蕴藏丰富。全国有药用高等植物1.1万余种,云南有6559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种总数的63%左右。其中常用的野生中药材近300种,是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禄劝县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300多种,全国重点要求普查的种有200多种,是全国十大药用植物资源县;寻甸县共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40种,禄劝县、寻甸县是云南省首批认定的20个云药之乡;东川区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668种。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二)种植基地大幅增加

201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仅9000多亩,随着中药材种植效益的显著增加,201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到16.9万亩。全市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禄劝、东川、寻甸、富民等北部县区,五华、西山、石林、宜良等县区也有一定的规模种植。其中,三七种植面积4万多亩,5千亩以上的中药材品种有6个,分别是三七、重楼、草乌、当归、芍药、附子;1千到5千亩的品种15个,分别是续断、金铁锁、葛根、生姜、云参、白及、砂仁、丹参、石斛、白术、金银花、天麻、木香、杭白菊;1000亩以下的品种有39个,包括雪上一枝蒿、板蓝根、黄精、黄芩、射干等中药材。

(三)种植水平显著提升

随着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和效益增加,种植技术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全市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种植面积4万多亩,石斛、重楼、白及等名贵中药材设施种植不断增加。三七、雪上一枝蒿、草乌、当归等中药材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整地起垄、施肥育苗、种植模式、栽培管理、采收期、采收方法、晾晒整理等生产环节日趋规范。重楼、白及、石斛、黄精、三七等专业的种苗生产逐渐增加。昆明益生药业、云南五佳中药、云南彝道等专业的药材种植企业不断涌现。

(四)生产经营模式多样

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依托龙头企业,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公司+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政府+公司+农户+基地”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形式多样的经营模式,规避了市场风险,保护农户利益的作用逐渐增强。昆明市政府与云南白药集团合作,以“龙头企业+政府+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在我市建立云南白药中药材原料基地。益生药业在禄劝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发展丹参、草乌、附子、三七等中药材种植基地2万多亩,云南五佳中药在五华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发展当归、白芷、党参、板蓝根等中药材种植基地3000多亩。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等服务,对种植农户从选址、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提供一条龙全程技术服务。

(五)企业带动逐渐增强

全市从事中药材的企业8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1.5万人,专业合作组织27个。中药材重点加工企业产值200.7亿元,其中,中成药企业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10亿元的企业1户,5亿元以上的企业3户,亿元以上的企业13户。涌现出云南白药、昆药股份、积大制药、龙津药业、云南生物谷药业、滇虹药业、昊邦药业、鸿翔药业、三七科技等一批具有一定创新发展能力的生产、流通、种植、加工龙头企业。

(六)产业集群日益凸显

昆明市现已形成了以高新区中医药链条发展的产业集群。云南白药、积大药业、龙津药业、云南植物药业、理想药业、三七科技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高新区。逐渐形成了产销一体的企业集聚区,集仓储物流配送、饮片生产、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七)市场体系逐渐完备

昆明市菊花园中药材市场是全国17个经批准成立的中药材市场之一,有商户1000多家,年交易总额大概有20亿元的规模,是全国最早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中药材市场。该市场经营的中药材品种4000多种,交易的药材占全省中药材供给量的80%以上。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等现代中药材销售模式逐渐完善。

二、主要措施

(一)深入调查研究,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为尽快掌握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指导好全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我办积极主动深入各县市区及经开区、高新区的企业,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了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调研情况,与各市县区共同研究我市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全面加快昆明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和办法。

(二)建立健全产业专家库,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为了增强产业发展决策和项目筛选、立项、审批等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我办在《昆明市发展生物产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在2016年昆明市中药材产业专家库的基础上,新增专家16名,聘请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库。对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市级生物产业项目立项、验收等进行专家咨询、论证、评审,积极听取专家、教授的意见,提高产业决策和项目立项的科学性,指导产业发展,提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水平。

(三)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积极开展项目立项、审批、管理等工作,强化项目监管,提高项目质量。项目的筛选、立项严格遵循实地调查,与县市区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原则,实行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积极听取专家、教授、相关部门的意见,提高立项水平,保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做到每个项目都要到实地查看和了解基本情况,召开项目论证会,保证项目申报工作的公正、公开、透明。根据2016年建立的项目库,2017年省级生物产业项目从2016年的项目库中筛选项目进行立项。通过规范全市生物产业项目立项、监管、验收工作,强化了项目监管职责,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四)加强检查验收,确保扶持项目收到实效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我办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合同的建设内容,要求各县市区生物产业部门对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做到每个项目进行1-2次进度检查,完善项目进度检查内容,实施项目终结验收制度。加强项目验收,根据项目内容,结合专家库中专家的特长邀请业务专家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严格申报材料、验收材料的审核,反复多次的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规范项目档案。通过加强项目监管,强化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五)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我办开展横向交流,以各种会议、学习、培训、考察等形式,加强交流学习。深入云南农业大学中药材种植技术中心、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院中药材中心、云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省中医学院等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当前中药材研究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听取专家对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组织高校科院院所的专家、企业代表、县区领导,召开2017年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组织市、县区生物产业部门到安徽亳州、甘肃定西、岷县考察中药材产业发展,学习省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年初工作会,组织各县区学习五华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及参观企业,交流产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开展市市之间、地州之间、县区之间和部门、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横向交流,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印制《昆明中药材产业2016》宣传册、制作宣传片、与昆明日报合作,利用参加广州招商宣传推介会、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向外宣传昆明中药材产业,扩大产业影响力。

(六)加强产业统计,为产业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按照全省中药材产业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对全市中药材品种、面积、产量、产值、加工、销售、从业企业、合作社、质量标准等各项中药材统计指标进行培训学习,积极与各县市区、市级统计部门联系对接,分析产业发展和目标任务之间的情况,完成了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年报和季度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七)加强政企合作,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昆明市政府与云南白药集团、康美药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共同推进、市场导向、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原则,根据云南白药集团和康美药业的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做中药材原料基地计划,构建“政府+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合作机制,根据企业中药材原料的需求,在昆明发展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和标准化种植基地,打造中药材原料“第一车间”

(八)做好规划编制,为今后五年产业发展制定科学的目标

启动了“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召开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咨询会,邀请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研究院、云南省中医学院对编制内容、提纲、经费预算等提出意见和建议。采取询价的方式,由云南农业大学负责我市中药材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通过了专家评审。

三、下一步工作

针对您分析的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我们将按照以下思路、目标和措施,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培育昆明经济新动力。

(一)产业思路

依托全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人才、科技、市场、资本和产业集群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昆明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为重点,努力培育重点企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科技支撑力,建设中药材第一车间,打造高原药都,加快推进昆明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把昆明建设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科技、生产、加工、贸易中心。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调配作用,营造有利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

企业带动,集聚发展。加大对创新型龙头企业的重点扶持,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大的产业企业集群,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高效发展。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中药材产品和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产学研结合与协同创新,促进一产、二产和三产相融合,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驱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生态发展,高端定位。以高品质、生态化发展思路谋划昆明中药材产业,强化规范化种植、生态种植和有机种植,强化产品质量和标准,走生态化发展道路,突显昆明作为全省中药材产业精品区的高端定位。

拓展领域,转型升级。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加大中药材和健康产品为原料的新产品开发力度,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围、发展新型业态,形成产业新格局。

(三)发展目标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通过建设中药材原料基地,打造中药材原料第一车间,提升饮片和提取物加工能力、培育产业重点企业、完善市场建设,加强品牌培育、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建成云南省优质的中药材产业原料基地、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中心。到2020年,力争实现中药材总产值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0%;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产值达到17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加工业产值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10%

1.建立乌头、滇重楼、雪上一只蒿、黄精、白及、石斛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2-4个,保育种质资源300份。

2.选育黄草乌、滇重楼、石斛等重要药用植物新品种8-10个,建立黄草乌、滇重楼、雪上一枝蒿、白及、当归、党参、云参等种子、育苗繁育基地5个,构建滇中高山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体系。

3.建成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20万亩,建立黄草乌、滇重楼、雪上一枝蒿、当归、续断、金铁锁等具有昆明特色的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3-5个,党参、云参、石斛等食药两用特色药材种植基地,实现农业产值17亿元。

4.加强中成药系列产品和天然保健品、天然化妆品等中医药衍生产品的生产,加大培育中药饮片和药用植物提取物的发展。实现中药材加工业产值220亿元。

5.建立和完善昆明黄草乌、滇重楼、东川雪上一枝蒿、金源云参等具有昆明特色的道地性中药材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规范化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或地理标志产品。

6.培育年产值上亿元的产业龙头企业30户,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8户,超100亿元的企业1户,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龙头企业集群。

7.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3个,积极推荐省级专家工作站,建立产业发展创新平台4个,开发铁皮石斛、黄精、云参、白及、香砂仁、玛咖等系列新食品、日化品和保健品。

(四)主要工作措施

1.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探清禄劝、东川、寻甸、石林等重点中药资源状况。围绕黄草乌、滇重楼、雪上一枝蒿、石斛、云参、白及、党参等昆明地区优势特色中药材品种,开展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保护研究,建立乌头属、重楼属、石斛属等重要药用类群的种质资源圃,突出种以下居群的种质保护与利用研究。开展黄草乌、滇重楼、续断、金铁锁、滇黄精、白及、雪上一枝蒿、石斛等野生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建立引种驯化种植基地,促进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原生境保护。到2020年建立乌头、石斛、滇重楼等重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2-4个,保育种质资源300份。

2.良种繁育示范工程。加大中药材良种化进程,选育黄草乌、滇重楼、铁皮石斛、党参、云参、滇黄精等重要药用植物新品种,为推进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品种支撑。加快中药材良种繁育速度,建立黄草乌、滇重楼、当归、雪上一枝蒿、云参、党参、续断等重要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到2020年,选育药用植物新品种8-10个,建立黄草乌、滇重楼等良种繁育基地10个,构建滇中高山中药材良种繁育技术体系,中药材良种覆盖率显著提高。

3.原料基地升级工程。以黄草乌、滇重楼、三七、附子、党参、当归、云参、雨生红球藻等重点天然药物原料和健康产品原料为重点,围绕三类一核四区五极的产业发展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种质品种化、栽培规范化、质量全程化、产业聚集化的现代农业模式,结合有机和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对现有中药材大品种种植基地进行技术升级,建立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3-5个,建立相关质量标准体系,促进产业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2020年,力争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20万亩,把黄草乌、三七、云参、雨生红球藻等产业打造成农业产值超过3亿元大品种,培育香砂仁、滇重楼、党参、附子、续断、当归等过亿元的品种10个,构建中药材和健康产品原料大品种集群,实现中药材农业产值17亿元。

4.加工能力提升工程。以增加效益为目标,延伸产品产业链,加快中成药、民族药、中医验方的二次开发和经典民族药开发利用。加强三七、天麻、灯盏花、丹参、草乌、青蒿素、蒿甲醚、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材为主的中成药系列产品生产;引进先进加工工艺和装备,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天然保健品、天然化妆品等中医药衍生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具有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的药材饮片品种,提升饮片加工、炮制等关键技术,加快中药饮片发展;以三七皂苷、草乌甲素、灯盏花乙素、青蒿素、香精香油等为主,开展提取技术研发与引进,促进植物提取业的发展。实现中药材加工业产值220亿元。

5.龙头企业壮大工程。重点扶持有骨干品种和在产区布局内的龙头企业,鼓励原料生产企业向产业链后端延伸,产品加工企业向原料基地延伸。培育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中药材产业原料生产及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原料生产、加工、流通上下游企业整合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中药材产业形成三产融合示范产业,推动中药材集约化、集聚化、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原料生产经营体系和龙头企业+政府+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合作机制。支持一批以中药材产业原料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提高原料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到2020年,培育年产值上亿元的产业龙头企业30户,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8户,超100亿元的企业1户,形成一批蓬勃发展、竞争力强、具有核心品牌的中药材产业企业群。

6.名品名牌打造工程。以昆明丰富的云药文化和民族药文化为基础,深掘昆明原料、产品和养生文化,构建美丽春城,高原养生的品牌。依托现有的云南白药、昆明中药、一心堂、生物谷等品牌,全力打造昆明中药材产品的纯天然、原生态品牌。积极组织申报禄劝黄草乌、禄劝滇重楼、金源云参、东川雪上一枝蒿等一批能体现昆明市中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和非物质文化产品。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强化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支持行业技术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等产业合作组织开展产品质量评价,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昆明中药材产品品牌打造提供保障。支持企业建立中草药养生庄园,实现中药材与旅游养生、食疗养生、森林养生、产品展示等相结合,发挥昆明作为中药材产业的窗口作用,打造企业品牌。到2020年,打造中药材国际品牌1-2个,国内知名品牌10个。

7.创新驱动发展工程。集聚在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资源,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在产业原料生产领域支持开展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生态种植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规范化种植(养殖)与加工及健康养生的科技研发体系,推进中药材产业原料生产和加工环节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增强产业技术支撑能力。制定云参、香砂仁等云南省地方标准和新食品原料标准,禄劝黄草乌、禄劝滇重楼、金源云参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标准,黄草乌、滇重楼、当归、党参、玛咖、云参等种植技术标准及有机认证。加大以昆明区域中药材和健康产品为原料的新产品开发力度。到2020年,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3个、昆明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4个,全市中药材科技支撑体系显著增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格局基本形成。

8.信息平台服务工程。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现有网络优势,充分整合和利用中药材信息资源,对中药材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推进互联网+中药材的信息建设。加强中药材信息采集,完善中药材数据中心、数据库,逐步建立中药材信息服务网络平台。通过信息平台提供:种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信息;农产品价格、供货信息、需求信息等市场信息;自然灾害紧急预警、病虫害预警等预警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产业政策信息;鼓励中药材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网络销售和服务。

(五)政策措施

为加快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昆明市农业局编制了《昆明市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统领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此外,昆明市政府专门出台《昆明市政府办公厅球探足球比分_球探体育—激情直播赢盈中促进中药材产业“第一车间”发展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17195号),加快推进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

(六)组织保障

成立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市农业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市农业局生物创新办,由创新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工作协调,研究制定相关扶持发展政策,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抓好各方面的工作落实。

再次感谢您对昆明市农业局工作的理解与信任。